李克强推动无锡精密钢管厂等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大得振奋人心
两杯橙汁、几片面包、一份沙拉——2014年12月15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一顿看似寻常的早餐正在进行。只不过,餐桌旁坐着的是中国总理李克强无锡精密钢管厂和哈总理马西莫夫。
事实上,马西莫夫是带着重大使命来陪中国无锡精密钢管厂总理吃这顿早餐的。此前一天,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与李克强的会谈由原定交互传译一小时,变成同声传译一个半小时,彼此间谈得十分投机。哈总统把李克强提出的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就地建厂、对接哈国经济发展“光明大道”计划的倡议直接称为“李计划”。当他最终完全了解了中国总理关于加强两国产能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后,这位中亚地区卓越的政治家一拍桌子,说:“就这么定了!”次日一早,他便派马西莫夫总理来到中国总理下榻的酒店。
从照片上看,两位总理吃的无锡精密钢管厂早餐其实十分简单,但彼此商定的内容却相当“丰盛”。餐桌上,他们围绕“中哈产能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了初步共识。这是一份总价值达180亿美元的大单,涉及基础设施、公路、住房等10多个领域。
这顿被媒体称为的“天价早餐”,不仅是中哈产能合作计划的起点,也是李克强一年间不断丰富的“国际产能合作”的起点。今年3月27日,李克强对来华访问的马西莫夫总理说:“去年冰寒地冻的冬季,我们双方共同在贵国播下了一粒‘种子’,这颗‘种子’很快就‘发芽’,如今已经长得很茁壮了。”当天下午,两国总理共同见证双方签署涵盖广泛领域的33份产能合作文件,项目总金额达236亿美元。
一年来,这粒“种子”不仅“生根发芽”,而且“根繁叶茂”——根据半个月前召开的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第七次对话的项目清单,两国共收获价值241亿美元的52个项目。
不仅如此,中哈合作催生的国际产能合作理念,就像蒲公英一样正在飘向世界各地,播撒着更多新的“种子”。目前我国已与17个国家开展政府间、大规模、机制化的产能合作,参照的正是中哈产能合作模式。
“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将中国制造业的性价比优势同发达经济体无锡精密钢管厂的高端技术相结合,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优质优价’的装备,帮助他们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供给创新推动强劲增长。”李克强总理发表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上的署名文章里写道。
无锡森淼特钢有限公司无锡精密钢管厂|45号精密无缝管|无锡钢管厂|大口径精密管|小口径精密管|
无锡无缝钢管 电 话:0510-85540701 85540702 传 真:0510-85540702
手 机:15061864444 15152254444 联系人:徐殿华 王先生
无锡网站http:// www.sfjmgg.com www.jiuzhougt.com www.wxggc.com
地 址:江苏无锡新区城南路32-1号
邮 编:214000